作为A股市场两大顶流组合,“茅指数”“宁组合”过去两年投资回报非常惹眼。不过进入2022年以来,两大组合双双“折戟”。

作为A股市场集白马、龙头、赛道等于一身的两大组合,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过去九年间,两大组合整体表现非常优异,自2013年以来(截至今年5月12日),茅指数累计收益率超12倍,宁组合同期累计收益率超30倍。2020年是两大指数的高光时刻,两者涨幅双双超100%,宁组合涨幅甚至达到189%。

今年以来,贵州茅台、宁德时代频上热搜。与以往不同的是,两只个股上热搜是因为频繁下跌。截至5月12日,贵州茅台今年以来下跌14.02%,宁德时代下跌31.38%,对应的茅指数、宁组合指数年内跌幅均超23%。

指数大跌下,两大组合的成份股无一幸免,均出现下跌走势。茅指数成份股跌幅超过20%的有23只,占比过半,阳光电源、韦尔股份的股价甚至腰斩,仅长江电力、比亚迪、伊利股份、格力电器跌幅低于10%。宁组合跌幅超20%的有12只,占比近半。

两大组合的走弱自2021年显露端倪,茅指数2021年小幅回调,宁组合虽持续上涨,但成份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石头科技等同期大跌10%以上。茅指数和宁组合大跌之后,谁将更具吸引力?

估值对比:宁组合已回落至两年前水平

经过大幅下跌后,两大指数估值已大幅回落。茅指数最新市盈率为25.31倍,相比历史峰值的38倍,已回落超三成。不过从历史估值来看,茅指数目前还是相对偏高。茅指数近10年市盈率中位数为17.31倍,平均值为19.28倍。目前茅指数估值还远在这两个值之上。

宁组合最新市盈率59.07倍,已经与2019年年末相当,相比历史峰值134倍,估值已回落超一半。宁组合近10年市盈率中位数57.76倍,平均值60.1倍。宁组合估值已经回落至历史平均值下方,与中位数也很接近。因此,宁组合估值已回到相对合理区间。

盈利能力对比:茅指数更胜一筹

2017年至2020年,茅指数净资产收益率稳定超过20%,2021年降低至19.41%。相比之下,宁组合2020年、2021年净资产收益率不降反增,2021年上升至16.67%,为近年来最高水平。茅指数净资产收益率虽然比宁组合高,但近年来几乎没有上涨,还有下降的风险。宁组合受益于高景气赛道,行业成长空间广阔,净资产收益率稳步提高。

从销售毛利率看,茅指数依然暂时领先,过去5年稳定在30%以上,宁组合2021年销售毛利率为26.14%。今年一季度,受困于上游资源价格高位,两大组合毛利率都有下降,茅指数跌破30%,宁组合更是跌至近5年低位。

机构持仓对比:宁组合更受欢迎

机构持仓的变动被视为市场风向标之一。从公募基金持仓看,2021年年末,基金持仓茅指数成份股176.49亿股,较2021年年中小幅下降。去年年末基金持仓宁组合成份股60.42万股,较2021年年中小幅增加。今年一季度受市场风格和投资逻辑的切换,公募基金对两大组合成份股均有所减仓,但对茅指数成份股减仓力度更大。

相比去年末,今年内北上资金对两大组合均有减持。从具体个股看,获加仓的成份股数量占比茅指数要低于宁组合。茅指数中,加仓数量最多的是长江电力,今年内总计加仓2.3亿股;宁组合中,加仓数量最多的阳光电源和汇川技术,分别加仓超6000万股。两大组合的龙头——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则均遭北上资金小幅减仓。

成长能力对比:宁组合更具爆发力

从成长性来看,茅指数净利润增幅相对稳定。包括机构预测数据,茅指数过去和未来几年均维持在20%上下。

宁组合自2020年以来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及2021年增幅均超过50%。从机构一致预测数据看,2022年宁组合净利润增幅依然超过50%,2023年、2024年有望超过30%,这一点与宁组合的定位(高成长性龙头公司)极为匹配。

11只成份股获机构上调评级

两大组合基本面各有千秋,茅指数盈利能力优质,宁组合成长表现后劲十足,两大组合当前估值均在近两年低位水平。茅指数中消费类公司较多,宁组合中医药科技公司偏多,这些都是景气度相对较高的行业。

对于消费赛道而言,西部证券认为,疫情后经济温和修复,下半年具有消费风格的板块有望取得更好的相对收益。医药科技方面,东吴证券认为医药板块已具备较高性价比,疫情态势趋稳的背景下,医疗服务与医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两大组合中,不少公司被机构较为看好。数据宝统计,茅指数、宁组合中获机构上调评级的成份股共计11只,其中茅指数成份股5只,宁组合成份股6只。石头科技获广发证券、瑞银证券2家机构上调评级。除三一重工外,机构预测其余10股2022年、2023年净利润将维持增长状态,阳光电源、北方华创、隆基股份等今年净利润增幅有望超过50%。相较于一季度末,北上资金加仓了阳光电源、恒立液压等个股。

标签: 阳光电源 净资产收益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