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承销作为券商投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竞争不断加剧。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4日,券商累计承销债券数量达16627只,总承销金额超 6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13.01亿元。


(资料图)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债券总承销金额分别达8539.61亿元和6869.3亿元,占据市场份均达 10%以上,分别为 13.82%和11.12%。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证券等5家券商几乎占据了债券承销的“半壁江山”,5家券商年内承销债券数量均超千只,合计承销数量达7789只,占比为46.85%;年内债券总承销金额均达4000亿元以上,合计总承销金额约为3.05万亿元,占据了49.33%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券商在竞争中表现亮眼。一方面,光大证券、中泰证券、国开证券等位居“千亿元俱乐部”之列;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中小券商在不同类型债券承销方面展现出优势。如东吴证券、浙商证券等在私募债承销金额方面排名靠前,国开证券在地方政府债、政策银行债承销金额方面排名靠前,而兴业证券、天风证券在企业债承销方面表现较好。

事实上,券商在绿色债券、科创企业债券承销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作为绿色公司债券主承销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的证券公司共30家,承销(或管理)34只债券(或产品),合计金额361.85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13只,合计金额226.54亿元;同时,作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共24家,承销 33只债券,合计金额316.90亿元。

随着竞争压力增大,多家机构联席承销债券的情况不断增多,债券承销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规范之处。如一些机构在债券承销方面采取“低费率”的竞争手段,部分机构存在债券承销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到位等情况。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承销规模是主承销商债券承销排名的重要指标,在同一个项目付出成本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自然想要较大的发行规模。而信用债券的承销排名靠前,可以在其他非强势发行人项目竞标上获取明显优势,从而拓展更多的项目。所以为了争取获得优质的信用债券项目尤其是央企债券项目,债券主承销商很可能会主动降低承销费率,以此来争取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认为,承销费价格战的产生一方面是券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做大规模;另一方面,也与券商业务激励机制和承销费定价管理机制不到位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债券承销业务方面的监管和规范也在不断加强,今年以来,已有部分金融机构因债券承销违规被罚。2月份,上交所发布《关于对宏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予以书面警示的决定》《关于对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予以书面警示的决定》指出,宏信证券存在债券承销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项目风险揭示不充分等违规行为;川财证券在公司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违规行为。

杨海平表示:“债券承销业务的治理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债券承销业务的监督管理,证券业协会可依据《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规范》不断强化对债券承销各业务环节的自律管理,并进一步细化承销费定价规范,优化定价机制;另一方面,券商应按照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指引,优化和加强债券承销业务的内部管理。”

据证券日报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