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行业内关于“拥硅为王”的观点得到进一步验证。由于供需及价格因素变化,硅料是今年光伏主产业链中盈利最好的环节;硅片环节向下传导成本压力的能力较强,但即便是两大硅片龙头,第三季度开工率均有所下调;电池环节集中度相对较低,面临上下游的挤压,是三季度业绩亏损的重灾区;组件厂商则由于产业结构、资本结构的不同,业绩分化严重。

业内还很难判断这一轮产业链价格上涨何时能到尽头,但受访人士对产业格局即将发生的变化格外关注。这一变化主要集中在硅片环节,由于新进入者纷纷涌入,明年硅片产能的扩张会十分显著,用一位受访人士的话来说,“硅片新秀砸了这么多钱投建生产线,不可能不抢硅料、不开工;否则,新产线的折旧规模会很庞大。届时,硅片与上下游的关系或将重新演绎。”

延续供应偏紧格局

就今年情况而言,硅料是光伏主产业链中盈利最好的环节,硅料厂商是最大受益者。

据记者了解,通威股份现有硅料年产能8万吨,且有一定超产,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年年底,公司将有10万吨新产能投产,分别是四川乐山二期5万吨以及云南保山一期5万吨。

大全能源今年7月登陆科创板,也是主流硅料供应商之一。与通威股份一样,大全能源前三季度也有超产,而且年底将投入新产能。根据大全能源表态,公司将保持满负荷生产,全年预计产量为8.3万-8.5万吨;公司三期B阶段年产3.5万吨多晶硅扩产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建成投产,2022年3月底之前达产。

第三季度,特变电工实现营收166.1亿元、净利润20.8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33%和227.92%;前三季度营收391.68亿元、净利润51.9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65%和233.67%。公司称,业绩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多晶硅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

“硅料非常好交易,毛利也是很高的,而且是现钱交割,一手全款一手现货,完全不担心销售。”一家硅料厂人士向记者的表态再次验证了硅料环节收益最好这一结论。根据PV InfoLink的数据,本周硅料价格高点为27万元/吨,即使是均价也高达26.7万元/吨。

对于下一阶段硅料价格的走势,业内多认为很难判断,“价格波动很大,半年前没有人会想到硅料价格能涨到25万元/吨以上,即使是在9月份,大家也觉得21万元/吨左右已经到顶部了,但现在到了27万元/吨,依然比较坚挺。”

那么,硅料价格是否有大幅跳水的可能呢?一家头部硅料厂人士认为,这种情况短期是看不到的。到了明年,虽然硅料也有扩张,但硅片产能扩张更快,两个环节之间的供需格局将发生变化,“按照硅片产能计算的硅料依然紧缺,供需关系会成为硅料价格的支撑。”

硅片与电池遭挤压

严格来说,硅片处在光伏主产业链中上游位置,面对硅料涨价,硅片厂商向下游传导成本的能力十分强,但从记者观察来看,前三季度,几大硅片供应商也受到不同程度挤压。

以隆基股份为例,就前三季度单季数据来看,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02亿元、24.91亿元、25.63亿元,季度环比保持平稳,但各季度与上年同期的增速变化则有明显减弱。

记者从隆基股份人士处获悉,由于硅料等各类原材料涨价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侵蚀,部分产线开工率也受到原材料上涨的影响。记者了解到,隆基股份在三季度降低了硅片开工率,前三季度,硅片的累计出货量也少于去年同期。

作为硅片双寡头之一,中环股份也没能逃脱开工率下降,记者从公司了解到,第三季度,公司硅片开工率在70%左右,现在已经逐渐回升到85%~90%。

硅片新秀上机数控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0亿元,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3.3%和189.4%;前三季度营收75.86亿元,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9.71%和310.28%。从业绩增速来看依旧十分亮眼,公司提到,单晶硅业务规模扩大使收入增加。

然而,进一步看,硅料价格的大幅攀升对上机数控毛利率产生了不利影响。公司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24.7%,较上半年30.95%的毛利率下降了6.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仅有19.1%,环比出现大幅下滑。

由于电池处在光伏主产业链承上启下的位置,受到的挤压更为明显。爱旭股份就是一个例子。公司称,产量增加、销售规模扩大使销售收入增加,但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销售价格上涨幅度,导致利润下降。

至于组件环节,前三季度的业绩差异就更大了。硅片、组件双龙头的隆基股份,前三季度营收规模扩大得益于组件销量的增长,但组件业务的盈利能力受到高成本压制。另外几家组件龙头中,前三季度,天合光能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39.05%;晶澳科技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1.62%;东方日升净利润3.54亿元,但扣非后亏损2.3亿元。

“今年组件环节都不是很理想,但相比上半年,三季度组件的效益在好转,特别是10月份的时候,组件价格从1.8元/W跳涨到2元/W以上,涨幅是比较大的。”一家组件厂商人士向记者表示。

另一家组件厂商人士也表示,从组件开工率的角度看,一线厂商与二三线厂商的分化是很严重的;而其所在公司的组件库存处在较高水平,主要是为了完成四季度出货做准备,因为单季度产能无法满足出货量要求。

标签: 硅片 电池 遭挤压 上下游关系 重新演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